横琴地下综合管廊成全国范例 全市管廊项目陆续开工

时间:2020/12/9 来源:珠海新闻网 作者:蔡芳 程霖

  •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进和规范管廊建设,全国今年要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2015年10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珠海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珠府办函(2015)231号),明确2015年至2017年在我市要开展32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未来,珠海各个片区将形成既相对独立又不乏联系的综合管廊系统。

      在珠海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管廊建设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2016年4月份,市市政和林业局举办了全市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培训班,宣传讲解了《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管线管理条例》,介绍了管廊PPP模式建设流程;6月1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协调推进会,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措施,理清了各区管廊项目建设计划。7月份市政府与横琴、高栏、高新、金湾、斗门区政府(管委会)签订了综合管廊建设责任书(2016-2018年),具体明确了2016年管廊开工建设任务及2017-2018年项目建设计划。

      全市管廊项目将陆续开工

      记者从市市政和林业局了解到,2016年全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工建设正在有序开展,横琴新区第三通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长度2.8公里,已经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底前完工;高新区珠海北站TOD区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长度3.3公里,计划2016年12月开工,目前处于施工招标阶段;高栏港区平沙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长度4公里,计划2016年12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报批;斗门区富山工业园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长度15.4公里,目前正在积极开展PPP模式前期洽谈。

      市市政和林业局会同市住规建局每周通过管廊信息系统向国家住建部报告管廊规划编制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2016年9月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对我市管廊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管廊建设要全力推进;二是管廊规划设计要坚决落实6月17日国家住建部陈政高部长在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求;三是横琴新区要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尽快探索建立管廊有偿使用机制。

      据悉,我市各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正在按照计划顺利推进。接下来还将按照燃气、污水必须入廊的规划设计要求,进一步加快进度,确保2016年12月20日前实质性开工。

      专项规划确定建设规模

      市委、市政府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列为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2015年我市组织编制了《珠海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4-2020)》(下简称《规划》),印发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规划》和建设工作方案,确定珠海市近远期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本次综合管廊主要布置在中心城区、横琴新区及各新城层面,不涉及到中心镇及以下层级。

      近期(至2017年)结合综合管廊的布局原则以及我市各片区的开发建设时序,主要在科教城、中心城区、横琴新区、西部中心城区以及富山成、海港城进行建设,近期建设综合管廊总长度约32公里;远期(2018-2020年)结合各片区的需求,继续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构建初具规模的综合管廊体系,2018-2020年我市计划建设37公里综合管廊,规划期末我市综合管廊总长将达到约100公里;远景(2021-2060年)我市各个片区均建设综合管廊,至2060年我市综合管廊总长度将达到约200公里,各个片区形成既相对独立又不乏联系的综合管廊系统(上述各规划期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均不包括与各级市政道路同步建设的缆线管廊)。

      据了解,根据今年住建部及省住建厅提出的电力管线、燃气管线、污水管线均应入廊的最新指示,目前除电力管线外,燃气管线及污水管线入廊与《规划》内容不一致。为更好地满足《规划》编制完成时间要求及指导后续工程开展工作,市住规建局正在按照国家、省要求进一步修编完善管廊专项规划,目前修编完善工作还未完成。届时,将根据最新的规划修编成果安排管廊建设。

      为推进综合管廊投资、建设、运营良性循环发展,我市进一步完善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综合管廊,现阶段由市政府授权给华发集团组织成立的广东中冶华发公共综合管廊有限公司,具体承担全市综合管廊建设工作,根据规划及建设计划,按区域分别开展管廊建设、经营、管理工作。同时督促管廊运营单位、管线单位分别做好综合管廊及入廊管线的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管廊运行安全。

      横琴地下综合管廊成全国范例

      节约城市用地40多万平方米

      珠海提倡结合城市道路改造或新建建设各类地下管线设施,努力避免对城市道路的反复破坏和恢复。2010年,珠海市率先在横琴新区进行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于2013年11月投入使用,较好地解决了“马路拉链”问题。

    横琴新区综合管廊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该建设项目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投资近20亿建设管廊

      地下管网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犹如人体身上的动脉血管,电力、燃气、通讯、排污等管道纵横交错,贯通城市每个角落,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的“生命线”。由于横琴新区所处位置及特殊的地质条件,城市“生命线”需要更有效的保护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009年横琴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更高标准的建设要求。为此,横琴新区本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原则,在一年财政收入只有约4000万元的条件下,决定投资约19.8亿元开展综合管廊项目建设。

      据了解,横琴新区综合管廊全长33.4公里,规划沿环岛北路、环岛东路、中心北路、中心南路、环岛西路等布置综合管廊,形成 “日”字型环状管廊系统,并在十字门商务区、口岸服务区的滨海东路布置了支线。该综合管廊分一仓室、二仓室和三仓室三种类型。

      规划进入综合管廊的管线类型为小于等于DN1200给水管、中水管、通讯管、220千伏电力电缆、供热管(冷凝水管)、垃圾真空管,并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了部分其它管线的敷设空间。

      根据综合管廊的设置密度,在环岛北路南侧设置一座监控中心,在中心南路和中心北路各设一座分站,每座控制中心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实行智能化管理,用现代化手段对综合管廊的内部运行情况实施全方位监控,确保了入沟管线的财产安全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经采用BT融资模式解决资金问题,横琴新区综合管廊于2010年5月开工。项目施工克服了地质条件差、工程量大等诸多不利条件,于2013年11月完工。横琴新区综合管廊项目是迄今国内已建成的综合管廊中市政管线专业覆盖面最广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据介绍,地下综合管通过安装供电、通讯线缆,避免了一般城市大量市政管线架空敷设而形成视觉污染问题和管线安全问题,也通过减少开挖道路实现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干扰,确保交通通畅,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同时,大大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总计节约土地40多万平方米。结合当前横琴的综合地价及城市容积率,由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超过80亿元。

      实时监控安全可靠

      近日,记者来到横琴新区港澳大道的地下综合管廊监控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地下管廊实时监控图像清晰,如果管廊内出现异常情况,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应对。

      随后管廊运营单位广州广钢金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成京辉带我们进入地下管廊。据其介绍,管廊距离地面6.5米,在道路一侧的市政绿化带下方。该仓室高3.2米、宽3.7米,十分宽敞,主要入廊的管线有给水管、通讯缆线、广电缆线,在廊内有序地摆放,立体式布置紧凑合理,替代了传统的“平面错开式布置”。管廊每200米为一个防火分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以通过关闭防火门及机械通风达到窒息灭火的效果,而且管廊按防水钢筋混凝土设计,可抵抗7级地震,并具备自动排水、空气质量监测、自动报警等多项功能。

      “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都可以直接在地下综合管廊内进行,既保障了管线的安全,也大大减少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成京辉说,管廊内每200米有一个枪机两个球机,可无死角监控,监控室实行24小时三班倒值班制度。除此,公司每天派人员分区段定期到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由于管廊内没有覆盖手机信号,因此每隔一段路就设有对讲机,巡检人员可以通过对讲机与监控中心沟通联系。作为项目经理,成京辉的任务除检查管线外,还包括对员工们的巡检质量以及设备维护质量进行考核。

      技工严振茂与同事正在检查排水泵控制箱,他告诉记者,他们两个人一组,主要检查线路有没有老化、跳闸,水泵有无正常运作。然后一路巡查看有没有结构渗水,光纤有无损坏、脱落等。

      综合管廊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成京辉说,一开始有的企业还不愿意入驻,现在都抢着要进驻了。

      横琴新区通过目前区内主要干路供电、供水、通讯设施直接进入综合管廊安装,加快了建设速度,克服了 “拉链路”问题,保障了交通通畅,也为横琴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来源: 珠海特区报社

    •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榜
      热门职业
      职位名称
      公司名称
    横琴人才网微信公众号
    横琴人才网手机APP